乡村经济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前提,是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平台经济具有资源共享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数字赋能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多边市场引领乡村新兴业态发展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变革,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引擎。
当前,城乡平台数据壁垒制约乡村平台经济要素的交换流动,主体知识技能欠缺使得乡村平台经济专业化程度不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乡村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营模式的同质化容易导致乡村平台经济发展的僵化定式。
通过健全平台经济数据城乡互通共享的政策体系,提升乡村平台经济主体的数字化经营能力,完善乡村平台经济配套设施和信息服务供给,推进乡村平台经济的转型升级与经营方式的创新,才能推动农村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进而全面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强调指出:“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平台经济是依托本身不生产实体商品的网络平台,以数字劳动者和技术劳动者为劳动力,运用数字技术促成实现双方或多方供求交易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的全新形态,平台经济能够实现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超越,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货币支付与传统物流的“渠道瓶颈”,重构各个行业、产业运行的生态体系,从而“加速生产与流通及消费的有效对接,促进社会化生产及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农村广阔的商品市场、丰富的农产品、庞大的消费群体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伴随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广泛普及,农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乡村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诉求。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在数字平台、网络平台上进行数据商品生产和实体产品交易的新型经济样态。202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平台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平台经济具有交易成本低廉、交易速度快、参与门槛低等典型特征和显著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吸纳众多的参与主体、提升商品交换效率、增强乡村经济循环的效能,进而激发乡村经济振兴的活力,助推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振兴。
具体而言,平台经济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赋能和多边市场的打造,进而起到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新兴业态增长的重要作用。
促进城乡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要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城乡交流,促使城市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使乡村的生产要素供给足够充分。
倘若农村的资源要素不仅没有得到支持,反而不停地向外流失,那么乡村经济就会因缺乏生产要素的支撑而难以实现繁荣振兴。
而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和障碍,加之“由于市场化配置机制不健全,进入乡村的资源未有效利用,城乡资源的互补性没有充分彰显”,城乡资源要素难以实现良性的交换互补,农村的资源要素供给危机有所加剧。
从要素流动来看,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不断单向流入城市,而城市的生产要素却极难流向乡村,致使乡村的生产要素因过度流出而一度亏空。从要素分配来看,受重城市、轻农村不良倾向的影响,农村在资源分配中被严重边缘化,城市占据绝对的优势资源,而农村无法享有充足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做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要素流动不充分、农村要素供给不足,不仅使城乡二元鸿沟进一步加大,影响着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也制约着乡村经济全面振兴的进程。
而平台经济依靠于网络平台交互性、共享性强的内在优势,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切实保障乡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供给,满足乡村经济振兴的要素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依托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发展迅猛,逐渐占据国民经济的主流地位。平台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阻挡的浪潮。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中心数据表明,2022年6月抖音短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4%,用户通过内容消费产生商品消费、短视频带来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61%;
仅2022年第三季度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就高达2 225亿元,新开店电商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近80%。进一步来看,借助于数据、算法、软件等发展起来的平台经济将突破城乡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城乡人流、资金流、数据流等要素实现有机衔接和高效贯通,推动城乡经济的交流合作和优势互补,进而弥补乡村生产要素供给短板,有力夯实乡村经济振兴的生产要素基础。
在人才要素方面,蓬勃兴起的平台经济通过数字平台强大的传播力、辐射力,全方位地向外界展示出发展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乡村新形象,从而大大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平台经济不仅能够吸引广大人士投身于乡村经济建设中,不断拓展乡村经济的增长极,持续为农村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大批的就业岗位,有效抑制农村人口的外流,夯实农村经济振兴的人才基础。
在资金要素方面,平台经济借助商业经营模式、经济交易方式的创新,通过高效高速的数据传输极大更迭了农村商品交换方式,有效畅通了商品生产、流通、销售通道。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突破了乡村经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现实桎梏,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具体来说,平台经济不仅能够引导更多的本地民众为农村经济建设出资出力,而且可以推动城市资金进一步流向农村,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家、外出农民工等给农村经济发展捐资投资,使大批资金聚集到农村经济领域。
通过平台经济的干涉和调适,打造城乡紧密联结型利益共同体或数据共同体,“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互换、共享共用,为农村经济振兴奠定坚实的要素基础。
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只有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实现不同产业之间资源要素的互换交流、生产产品的交叉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力助推乡村经济的繁荣振兴。但农村产业发展进度迟缓,产业层次较低、链条较短,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产业融合群。
第一产业大多停留在原料供应、初加工、粗加工阶段。第二、第三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对第一产业的带动和渗透效能低下。三个产业的发展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彼此间交叉关联不足、利益联结松散,未形成共进共退、互惠互利的产业共同体,严重制约着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振兴。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平台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是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重要中介。平台经济通过便捷的经济平台、强大的数字技术、精准的大数据算法将三个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网络的高度延展性,平台经济打破了产业壁垒,模糊了产业边界,使三个产业融为一体。
借助数字技术建构起能够贯通一二三产业的数据共同体,通过完善产业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三个产业的有机交融、互助互进。
从产业融合载体来看,平台经济作为极富创新活力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开展商品展示、数据分析、仓储配送、支付结算等第三方业务,打造能够实现各种商品交易的综合平台。各种类型的线上平台可以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经营场所、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独立开展交易活动”。
进而为农村三产融合提供平台和载体,让各个产业能够在数据平台和软件平台上无障碍、自由化地交易流通,实现农村三个产业要素的跨界联合、交叉重组以及各类经济活动的对接交叉。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线上办公、互联网医疗用户的规模分别达10.12亿、5.40亿和3.63亿。
数以亿计的平台用户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农村三个产业相关经济领域和经济环节有效嫁接起来,在云端平台开展经济联合和交易活动,进而解除不同产业的空间限制,实现产业之间信息共有共享、线上线下经济交易一体化进行。
从产业融合主体来看,平台经济有力突破了从事商业活动的门槛限制,大大降低了开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不仅通过强大的容纳力吸引了众多的经济主体,壮大了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且让这些产业主体在网络平台上精准对接,很好地进行了业务融合、信息共享、资源互换。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2年我国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直播商品超9 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各个产业平台主体的交融互动克服了农村三产融合主体数量不够、主体引领力不强的难题,有力推动农村三个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化发展,使得农村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不同层次、结构的产业在同一个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包含、覆盖和渗透。
通过数字资源的交流互换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的优化升级,推动三个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一体融合,进而培育农村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新兴业态是乡村经济振兴的活力源泉,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从已有产业领域中发展而来的新经济活动形态。凭借当前发达的信息网络平台,大力培育经济新业态是乡村经济发展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平台经济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场景与海量数据的优势,打破传统经济业态未能与时俱进导致市场无法满足民众需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限制,从而持续激发乡村经济增长的活力。
在马克思看来,“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农村经济市场的细化与扩大,能够有效推动生产规模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发展。
而平台经济具有有效扩展市场范围,使单边市场多边化、多样化的积极功能,能够有力引领乡村新兴业态的发展。运用网络平台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要求,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文章来源:郝仁财经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