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策划】速速来get大企业的90后营销新玩法

2016/1/12 11:23:11 次浏览 作者:

为什么国际大牌、世界500强仍不停推出新广告,不停宣传新产品,不停更换最有人气的形象代言人?

因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消费人群永远是年轻人。

几年前,我们还在研究80后的个性和张扬,现在又将目光瞄准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主张。如果品牌没有及时变化,而消费人群却在不断更替,只会让品牌逐渐“老去”,成为“上一代人”的代名词,比如诺基亚、柯达。

90后无疑是现在的消费主体,这些网生一代与上一代有着明显的差异。据饮料营销策划专家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他们有这几个消费特征:移动互联(大部分消费以互联网为媒介)、差异化(消费需求多样化);宅生活(追求高度便捷的消费方式);超前消费(为喜欢和体验买单);娱乐至上(讨厌教条、讨厌一本正经)。

90后也逐渐掌握了这个时代的话语权,看看他们在2015年又创造了多少流行热词就知道了。品牌们既然是和年轻人沟通,那就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小编试着结合流行热词,来讲讲品牌如何实现年轻化。

  (一)主要看气质:品牌形象要年轻

今年燕京啤酒推出了“古惑水浒兄弟版”鲜啤、孔府家酒推出“上课+起立+老师好”新装,还有更多传统品牌都在拥抱年轻化。看脸的世界主要看气质,让年轻消费者先在颜值上对你产生好感。

  (二)城会玩:社交玩法get√

现在是个性化社会,消费需求愈发多样化。多种多样的社交玩法,品牌们都必须get。比如央视《中国正在听》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给选手投票、《港囧》的宣传用了一系列趣味gif海报、各大视频类&音乐类app都增加了弹幕互动功能、洽洽推出主题为“吃游记”的81天长卷故事海报、被吴亦凡玩坏朋友圈的系列H5等。

  (三)我们:说人话,说年轻人的话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博自称“我堆”,@故宫淘宝 常年在微博上卖萌“买了就是朋友”。这些原本高大上的官博自从学会了年轻人的说话方式之后,人气和好感度都直线up!在多元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生代们,对一本正经、教条严肃的商业用语早已免疫。只有一些调侃的、颠覆传统的、网络化的甚至是自黑的才能入他们的眼。

回想下这几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小编能想起来的莫不如此(假装是90后)。 “提升脑力体力,让你进可考研,退可搬砖”, 连“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也称自己“时尚时尚最时尚”了。

  (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全方位信息轰炸

在信息爆炸、以秒计算创意的大环境下,重复就是力量。品牌们必须整合资源和渠道,反复传达同一个关键信息。比如《我是歌手》“立白歌手,我是洗衣液”、超级土豪viv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近日,国民年货洽洽推出1.6亿新年装,微博连续发布81张海报、微信推出12个H5游戏,在各大超市和高铁均投放了广告,在网络综艺《偶滴歌神啊》等也植入了信息,只为反复传达一点——“过年吃洽洽,码上走红运”,也是醉了。

  (五)然并卵:年轻化非一日之功

尽管你对各种互联网营销理论,张口就来两小时不带喘气的,可能你也无法帮助传统品牌快速变得年轻。旧有的品牌形象必须瓦解再重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定位、包装、销售、宣传等各个层面。

当然了,转变传统思维树立年轻心态是基本,世界那么大值得你去看看。掌握理论知识,用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这场由消费者主导的变革,也就能以系统化的思维思考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也是企业在饮料营销策划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