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想投资农业的,或是相关政府部门,想必都经常听到“农业全产业链”这个词。
然而,到底什么是农业全产业链?农业全产业链究竟怎么做?当下农业全产业链的模式有哪些?
当下有关农业全产业链的研究众多,聚焦于内涵界定、模式分类、路径探索、成效分析等方面,呈现不断整合、持续优化的发展态势。
本文主要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定义、模式、实施路径来探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方向。
01 农业全产业链
通俗点说,就是从种子/种苗->种植生产->加工->渠道->餐桌这样一个从头到尾的链条。
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
比如温氏股份——肉鸡产业全产业链:温氏股份从肉鸡的鸡苗、养殖、养殖设备及饲料、屠宰、加工全链条发展,今年也入选广东首批15个“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02 农业全产业链为什么重要?
03 农业全产业链整合模式
如何进行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于涉农企业或地方政府而言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地域上以县域为基础建设单元,一个是产业上抓重点产业。
为什么县域是基础单元?首先,农业全产业链需要农业一产为根基,通常村镇一级在这方面规模不够,一个细分产业的种植规模只几千亩或小几万亩,而县一级一般是几万亩至几十万亩;其次全产业链建设需要配套的加工服务业,这也需要县一级的统筹规划。所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重点在县域。
为什么要重点抓产业?因为我国现处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起步期,除部分农产品或细分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外,大部分单品和细分领域发展不够成熟,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发展县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对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更为有利。特色优势产业原则是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需要对县域和整个产业进行综合考量。
但并不是以县域为单位,主抓重点产业,就一定能建好全产业链的。
首先,产业链必须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因为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必须要在供应链上拥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或者自身就具有强大的产业资源。容易走偏的一种模式是简单的选择本地现有基础强的单品产业,比如某种粮大县,现有主粮(比如说水稻)产业基础最强,但是我国在粮油方面的全产业链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你还要在当地发展稻米全产业链一没有竞争力、二没有前景。
其次,搭建全产业链一定不能盲目追寻市场热点。比如最近很火的发展也很快的预制菜产业。如果没有通盘考量,没有全产业链视角,看着别人火了,你也去种植,结果你的分拣加工不配套,产品卖不出去,只能低价赔本卖了,即使你上了加工设备,没有品牌、没有渠道、产品没有差异化,依然无法很好的卖出去。
最后,要拥抱数字化也要警惕数字化。现在很多地方产业面临同一个问题是,产品有了,但是卖不出去。这里面,很多人盲目迷信“电商直播”,希望通过搞电商直播从而增加销售渠道,也能把一部分三产附加值留在本地,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电商直播,很多地方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搭建起来的电商体系,最终变成了仓库。
文章来源:投农业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