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咨询 | 擦亮“寿光蔬菜”品牌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3/11/2 23:20:33 次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寿光市加快推进农业全链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蔬菜品牌化战略,完善市场集散流通体系,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擦亮“寿光蔬菜”品牌,积极推动“寿光模式”走出去,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生物防控、熊蜂授粉、全自动化的农业科技……在稻田镇崔岭西村的口感西红柿大棚里,菜农们更像“程序员”。他们轻触手机,自动水肥一体机、自动放风机、电动喷淋、稀土植物补光灯等设备会自动调整到最佳状态。凭借党支部领办的众旺合作社和口感西红柿品牌,该村集体每年收入达400万余元,村民户均存款30万元。


品牌已经成为寿光农民抢市场、提效益的有力武器。目前,寿光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88个,80%以上的园区蔬菜以品牌形式进入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型城市。坚持品质赢市场,不仅贯穿于寿光蔬菜整个生产环节,更是寿光农业产业发展的理念。其中,以科技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是寿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了让蔬菜质量优且畅销,寿光市加快构建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组织体系,组建了全国首家蔬菜合作社联合会,构建起以合作社联合会为龙头、各镇街合作社分会为骨干、113家潍坊市级以上示范社为支撑的合作社架构,探索了一条新时代“大承包、小包干”的农业合作新路子。截至目前,寿光农民参加合作社比例达85%以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寿光,所有的种植户、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都要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针对蔬菜生长各阶段主要问题,寿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36名专家成立了9个技术指导小组,对各镇村蔬菜种植户开展“全覆盖”“全天候”技术指导服务。建立了蔬菜生产联络员微信群,印制标准化生产规程10万多套,现场指导8000余次。同时,寿光市全面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全域网格化监管,划分28个监管网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市镇村”三级协作联动,对所有蔬菜大棚和市场经营主体全天候、无缝隙、100%监管,做到上市前蔬菜质量检测无缝隙、全覆盖。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模式”不仅让寿光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带动了全国农民增收致富。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26个省份建设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在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瑞金、陕西安塞、四川北川、西藏白朗等地建设了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从大棚建设、种苗培育、种植管理、产品销售等整体输出“寿光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寿光力量。


文章来源:寿光市人民政府网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