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咨询 | 实用标准:碳中和乡村建设规范!

2023/11/9 21:46:19 次浏览

农业外脑找和初。和初咨询,业内首发推动中国式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四方表达:方向、方面、方略、方案。

《净零碳乡村建设规范》由舟山市监局发布,这一规范规定了净零碳乡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建设目标、乡村产业建设、乡村能源资源利用、乡村低碳生活、乡村低碳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想要建设净零碳乡村的单位和个人来说,这一规范是必须要了解和遵守的。

如果你对零碳乡村的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还不了解,那么我强烈推荐你阅读《零碳乡村如何建设?这篇总结讲透了!附建设路径、项目案例》一文。这篇文章对零碳乡村的建设路径、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让你能够全面了解零碳乡村的建设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你想要了解具体的建设方法,不妨参考浙江安吉余村、浙江省天台县塔后村、安徽宁国龙阁村这三个项目案例。这三个项目案例都是成功的零碳乡村建设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零碳乡村的具体建设方法。

建设零碳乡村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和努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我们一定能够推动乡村向着更加可持续、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获取资料,共同号“低碳新风”。

目录

1、零碳乡村建设标准

2、零碳乡村建设意义

3、零碳乡村建设案例


01零碳乡村建设标准




02零碳乡村建设意义


我国农村地区蕴含碳减排潜力大,因地制宜推动农村能源绿色发展,打造一批低碳乡村样板,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会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振华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碳排放量随农村居民水平提高和能源消费量增长不断上升,农村地区将是未来实现国家自主减排目标和“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推进农村能源净零碳排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03零碳乡村建设案例


一、浙江安吉余村

近年来,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创建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

1、双碳规划进入现代乡村建设

瞄准“绿水青山”向“碳汇富地”升级转型目标,探索余村“两山+双碳”举措,对标“建筑、交通、市政、能源、农业”五大净零转型领域,推出“零碳数智、零碳市政、零碳景区”等多项涉及公共治理、低碳生活的行动计划,制定完成全国首个全域全要素的零碳乡村规划—《中国·余村零碳乡村建设规划2022—2035》。

2、双碳实践融入绿色高质量发展

围绕“两山+双碳”全面推进零碳工作在余村的实践,在节能降碳上开展零碳项目建设,“余村印象”图书馆获得全国首张铂金级碳中和建筑标识证书。

在低碳生活上推进油改电替代,截至目前全村已落地65辆共享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观光车。在优化产业供给上,大力开展公共建筑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启动绿色发展“四个一”创新工程,目前已落地3棵光伏树,平均1棵光伏树全年可收集1825度电。

3、双碳战略纳入未来总体布局

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2023年起,余村将借助零碳乡村规划基础,进行《零碳乡村评价标准》编制。

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平型屋顶等建设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基于“储能+”技术的微电网部署,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并入电网提升能源自给率。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余村完整的零碳数智中枢体系。


二、浙江省天台县塔后村

塔后村坐落于天台县赤城山脚下,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塔后村更是获批浙江省第一批低(零)碳试点村。

践行低碳理念。塔后村从庭院入手,做好治危拆违、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基础工程。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全年开展低碳活动、培训10余场次、2000余人次。2019年—2022年,塔后村人均碳排放量从0.91吨下降至0.68吨,下降率25%,户均收入从3万元提高到3.6万元。

完善低碳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累计投入60万元,新建100盏太阳能光伏路灯、60余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6处共享单车投放点。此外,村内6户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45户民宿普及智慧用电、建设垃圾分类棚14处,收集点4处。

创新低碳道路。实施村庄改造,开展设计进村,顺应自然布局,不砍树、不占田,在改造门户庭院时使用本土特色建材,突出村庄原味,协调特色风貌,管控建筑风格。重点围绕先天优势开展“低碳”建设,立足村中原有草木、花卉,引导村民开展“微田园”建设,开发中药材观赏景观,凸显乡村休闲自然风光,畅通乡村振兴“血脉”。村内共计种植绿色作物150余亩,绿化面积达30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回收率100%。

发展低碳旅游。塔后村因赤城山顶的梁妃塔而得名。塔后村周边有国清寺、桐柏宫等景区,交通便捷,休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塔后村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出“低碳旅游”招牌。同时,整村结合中草药花园及中医养生等理念,初步形成以低碳精品民宿聚集为特色的禅修养生度假村。


三、安徽宁国龙阁村

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是在具备的森林资源、可再生能源、旅游景观等基础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森林碳汇、采用零碳交通、创建零碳旅游和民宿,以及使用光伏、水电等零碳能源途径,使村域内碳排放总量等于或小于零,实现碳中和。

同时,以村集体林地为对象,核算林业碳汇,纳入“碳普惠”概念,让全体村民受益,并通过旅游碳中和这一外向型行为,让游客购买林业碳汇,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创建,龙阁村开发碳汇量共计1903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2906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林业碳汇抵消,实现乡村碳中和。此外,该村建有78KW的光伏发电装机,所发电量约8.5万KWh,节省电费约6万元,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50吨。

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具有很强的复制性,是典型的低碳+旅游的工作模式,并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文章来源:低碳新风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