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咨询 | 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案例后,获得的启发与借鉴

2023/11/15 23:44:12 次浏览

农业外脑找和初。和初咨询为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战略管理与品牌营销一体化咨询服务商。

本文可以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和成功做法。

第一,做好提前谋划,不能等到资源枯竭时期再考虑转型。在资源开发的成熟期谋划城市产业转型会占得先机。重视早期规划的前瞻性,避免矿竭城衰的困境和不必要的损失。

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起步要晚于国外资源型城市,充分借鉴了国外资源型城市布局产业转型过晚的教训,提早制定城市转型的战略规划和路径选择。

第二,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城市本身基础条件,在替代产业选择和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确保科学合理。

休斯敦、迪拜等城市转型中就充分利用自身区位和地缘优势,注重发展港口贸易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港口的发展对一所城市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休斯敦利用发展港口使得传统的商品贸易量增加,扩大了休斯敦与外部环境的经济联系,从而扩展了城市辐射力.

港口建设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从另一个侧面有吸引了大量新兴石油产业尤其是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港口的建成还直接刺激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休斯敦港成为全美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口,使得休斯敦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中心,最重要的石油石化中心,“目前每天能够炼油334.7万桶,占据全美的21.7%,还生产着全美国39.1%的聚乙烯和61%的聚丙烯”,有学者曾讲“对休斯敦来说,城镇造就了港口,港口发展了都市”。

第三,注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即使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都离不开政府在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一种市场自发作用下的自然变化,而是一种战略决策的复杂系统过程,离开了政府强有力的统筹,任何一座资源型城市都难以转型成功。

在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实践中,本文可以发现,在顶层设计上,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用以统筹整合资源和力量,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如休斯敦、卡尔加里设立专门指导经济转型的部门机构,负责制定经济远景发展规划,制定培育新型产业的目标任务,协调各利益攸关方,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多元化产业。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地区等无不如此。

同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做好与上一级别政府的沟通,确保与上一级政府的产业政策合拍,美国休斯敦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契合了美国政府发展航天的政策,建立了全美宇航中心,带动了为中心服务的1300多家高科技服务企业。

投资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来看,营商环境的改善可能比单纯意义上一种产业政策的推出还更有实践意义,国内外不同政府职能的发挥或者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其实更多体现于两个方面。

欧美国家更加侧重于为企业创造更为广阔和包容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供给体系的创造性和适应力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市场作用的发挥,德国、日本、中国以及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更多侧重于一种产业政策的导向甚至政府主导性基金、资本投入新兴产业。

比如在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发展中,“转型资金大部分由德国政府承担”,德国政府在鲁尔区的环境治理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营造区域形象,日本还专门制定了“特定事业促进调整方案”,专门支持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发展来改善营商环境。

美国、西欧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背后还不可忽视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建设大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完善。

第四,重视传统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良性互动。除非一座城市原有的资源型产业因为资源完全枯竭之外,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中很注重两大类型产业的良性互动。

通过将资源型产业发展取得“横财”建立起用于稳定经济发展的产业可持续基金,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外挪威就较早建立起了石油资源产业可持续基金,国内资源型城市盘锦就较早提出了建立城市转型基金的设想,“从矿产资源补偿费、辽河油田土地有偿使用费、辽河油田勘探局提取的折旧、辽河油田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等方面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替代产业,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目前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大都是采取资源型产业仍旧作为主导产业,做好传统资源型产业的链条延伸,同时培训其他非资源型产业。

休斯敦在培育航天、医疗等新兴产业过程中,就没有放弃石油产业,反而围绕着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炼化技术等延伸出了多个产业,能够为全世界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石油炼化提供装备和技术服务,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油服中心。

世界著名的石油服务企业如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波顿,其总部都位于休斯敦市,迪拜发展中虽然慢慢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但是因为其在中东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著名油服企业如哈里波顿等在迪拜建立中东地区的总部,从而为中东地区各个油田提供技术服务。

新兴的非资源型产业与传统资源型产业之间有效衔接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复兴或衰退。许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出现“产业空档”往往会给资源型城市带来沉重灾难。有学者将这种产业互动为“小转型”与“大转型”的结合。也有学者认为不存在衰退的产业,大庆、克拉玛依完全可以通过引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原油来延伸自身资源型产业链条,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濮阳市、灵宝市在产业转型中摆脱对石油、黄金的依赖,就是通过向外部市场区域的延伸,跳出原有区域来发展,实现了“有黄金的地方就有灵宝人”“有石油的地方就有中原人”。

第五,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吸引人力资本聚集,重视创新作用发挥。成功的资源型城市还有重要的一个特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搭建平台。”

东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较大的失误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迁至青岛市,对东营的石油产业人才培养培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休斯敦市就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和校企联合机制,将资源优势通过技术优势固化稳定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通过建立起了完善的大学、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基地一体化的产学研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应用、管理服务等,为高新技术发展建立了肥沃的土壤,对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第六,融于国家或区域整体战略布局。这一点对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真正实现转型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初期借助了欧洲、德国中央政府产业援助基金的大力支持,保证了产业转型部分资本需求,基金同时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补贴,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包容发展环境。

休斯敦产业转型的成功更是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航天城选在了这里,为休斯敦航空产业以及为之提供产业配套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依托航天城发展起来了航天旅游业成为休斯敦产业多元化的重要象征。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成功转型还存在一项重要的制度优势,这就是本文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从而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为山东省莱芜市并入济南都市圈,山西大同市、阳泉市等也都通过科学的行政区划调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能。


文章来源:笑笑谈财经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