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咨询 | 农民大受益!国家出手解决撂荒问题,耕地可发展林果业、设施农业

2023/11/16 9:21:46 次浏览

农业外脑找和初。和初咨询认为,两主三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政府主导产业规划和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企业主营实现产业经营的全面落地,三变改革实现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品牌农业是产业振兴的抓手,共同富裕品牌农业的结果。

近些年耕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广为诟病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耕地少人口多、国家下大力严格保护耕地的大形势极为不符,一方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大量违建被严肃查处、依法拆除,栽种树木、植树造林被强制砍伐,一方面却是耕地良田大面积撂荒无人耕种。耕地种树被砍伐,砍伐之后只能荒废,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耕地撂荒有着多方面原因,人们看了感到可惜,管理部门没有招法,农民也很无奈。

最为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粮食价格低,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高,农民种粮收益少,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还能赚些钱,年景不好还很可能赔钱。再一个原因是有些耕地地处偏远、地力贫瘠,浇水灌溉、干活生产等有着很多不便,只能是靠天吃饭,十年有九年种地赔钱。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地方土地流转的政策没有落实好、推广好,土地托管、代收代种等现代农业方式没有实行好,没有建立正规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民流转土地一怕不能按时给租金,二怕土地到时收不回来,于是干脆荒着也不去流转。

再有一点,就是很多地方严重偏激的耕地保护和管控政策,一味强调耕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不能用来种树发展林果业,也不能用来种植药材、牧草等经济作物,就连一般耕地建设设施农业也受到严格控制,有些耕地只适宜于种植其他作物或发展设施农业,硬要求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农民干脆就荒着吧。

耕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

对于耕地撂荒问题,有没有处罚措施?实际上,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耕地撂荒土地承包者的惩罚性措施,甚至在新修订的《土地承包法》中,删去了撂荒连续两年收回承包权的规定。

耕地撂荒问题如何解决?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开回答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关于农村撂荒土地整治的提案》,对治理撂荒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提出的明确举措,主要意思有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耕地保护工作氛围,增强农民群众依法科学合理用地意识。

(2)灵活采取耕地用途管制措施,对丘陵地区撂荒地,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

(3)对于无人耕种的,指导各地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优势,发挥居间服务作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积极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

(4)开展撂荒地综合整理,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农村带头人,引导金融支持,支持农村创业。


文章来源:土地观察员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