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电视荧幕上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各大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类选秀节目,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到《中国最强音》,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选秀节目真刀明枪较量的背后,其实是赞助商们的品牌暗战。娃哈哈启力、蒙牛酸酸乳、加多宝等一线饮料品牌更是成为栏目赞助的主力军。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饮品行业全国广告费投入约661亿元,位居各行业媒体投放量之首。广告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正印证着中国饮品业的激变。
一、饮品大爆炸来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饮品行业总产量已经从2000年的1490. 8万吨,迅猛增长到2012年的13024.0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0. 7%。中国饮品市场总容量达到4256亿元,其中,包装饮用水2012年产量高达5562.78万吨,占饮料行业的43%,终端制水产业位列中国21世纪十大朝阳产业第六名,其市场容量预计超过1000亿元。饮品行业渐渐从食品的大范畴概念中分离出来,其市场容量、竞争态势及发展速度正备受瞩目。饮品行业已然成为我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如果说上一个十年是饮品蓄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正迎来的是新一轮的饮品大爆炸浪潮。
然而,虽然饮品行业增速很快,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较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据和初咨询饮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以果汁类饮料为例,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果汁量为70-80升,而国内年人均消费量仍不足10升。依当前行业发展速度看,未来十年,中国饮品行业市场容量迅速突破10000亿显然不在话下。
二、从4000亿到10000亿的跨越正当时
从行业角度观察,“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轻工业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轻工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轻工业的发展将拉动整个饮品行业的强劲增长。此外,饮品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完善,在配方、口感、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提升,使饮品品类的发展和创新成为可能。
从消费者角度看,伴随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饮料成为多数人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消费者更愿意为满足自己多样化需求的饮品买单。其次,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现,让消费者对健康饮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追逐,对危害身体健康的饮品更是持零容忍态度。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饮品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的需求。正是这些需求缺口,让饮品行业的跨越式提升迫在眉睫。
三、和初咨询建议,饮品业掘金需顺应行业趋势
未来饮品庞大的市场容量,吸引着众多企业决策者将目光投射到该行业上,无论是传统强势企业还是饮品品牌“新贵”,他们的竞争都必将掀起一轮新的饮品业掘金大潮。和初咨询营销顾问建议,只有顺应饮品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争夺中脱颖而出。未来的饮品企业,要顺应如下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一)健康饮品风行
碳酸饮料的高热量、果汁饮料的化学添加剂饱受病诟的原因,主要是饮品生产企业对消费者健康关注的不足。消费者不仅越来越关注健康,更将诸如提神、瘦身、增强免疫力、补充微量元素等个性化需求寄予在饮品上,因此,无糖、低糖、无添加、多纤维、低脂等更多以健康为主诉的饮品概念将日渐风行。
(二)饮品品类细化
行业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势必导致饮料品类的细分。从商超等饮料终端不难发现,饮料的陈列面已远远超过其他品类。品类细化主要体现在原有品类的换代升级以及从原有品类裂变分离出的新品类。企业不仅要灵敏捕捉品类的更新动向,更要不断研发新品,拓宽自己的产品线来避免消费者的流失。
(三)猎奇复合型饮品
消费者对新奇饮品的热衷,促使饮品制造企业对饮品口味进行创新,复合型饮品便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复合型饮品是将几种类型饮品进行组合搭配,创造出新的饮品,这类饮品口味多变,营养丰富,成为了当下饮品业的趋势。例如果汁与茶的混合,果汁与乳制品的混搭,以及碳酸饮品与茶的组合等。
(四)中高端市场定位
传统品类之间的价格战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停留在低价的恶性竞争非但无利可图,甚至会错失很多中高端客户。因此,部分饮品企业通过提价的方式来提高盈利水平,对于新进入的品牌或单品则以高举高打的方式进军中高端饮品行列。在定位产品和价格时,将定位准星抬高,瞄准中高端市场,正成为企业摆脱品牌单纯价格竞争红海的有效趋势。
(五)外围资本跨界涉饮
跨界是一柄双刃剑,面对10000亿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决心进驻饮品行业,分羹饮料市场,这必然导致原本群雄逐鹿,风起云涌的国内饮品市场竞争态势加剧。另一方面,跨界企业的外围资本为饮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企业能够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增强饮品业的活力。
十九世美国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让一批批冒险家披荆斩棘涌向大西洋西岸的圣弗朗西斯,实现自己的淘金梦。在饮品时代全面来临的当下,巨大的市场容量也诱惑着企业家们欲在饮品领域一试身手。然而,只有把握机遇、遵循规律、顺应趋势的企业,才能最终成为饮品掘金大潮的弄潮儿,引领中国饮品业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