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捕捉风口,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015/12/8 15:42:09 次浏览 作者:

  (一)借力大数据、云计算,实现营销精准

麦肯锡曾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的确,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开始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传统的电商渠道和更为传统的线下经营模式而言,大数据的作用几乎是颠覆性的。例如百度旅游,通过收集互联网上海量的旅游数据信息,判断出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哪些旅游景点会塞车,从而为用户提前做出指引。而对于饮品营销,当收集的线上线下客户数据量足够大时,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分析,来精准预测客户需求,改进产品及服务。

以某款具备排毒瘦身功能的酵素饮品为例,当某客户从线上的网站会员转到线下的实体店中去消费酵素饮品时,就可以完整的收集到客户的口味喜好、购买周期、价格承受力等等信息,再进一步延伸服务还可以收集到诸如客户的人脉资源、客户的周边消费需求等等数据。再通过对收集到的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达到大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作用,就是预测。

随着你收集到的客户数据量越大,分析预测出的结果准确性也就越高。例如你可以通过对该酵素饮品销售数量的数据,分析预测出某个特定顾客未来会购买何种口味的酵素、何种包装的酵素、每个不同时期她会购买多少等等你所想知道的一切信息。

你可以通过大数据准确的分析在客户家中购买的酵素饮品即将喝完之际,为她推荐更适合她个人喜好的酵素新品,并且不会超出她的经济承受力。

这也正是大数据的核心,它属于一种反馈学习的机制,完全是通过海量的数据实现预测,而能帮助你完成这一目标的工具正是云计算。

云计算对于饮品业的价值,不仅是解决复杂业务的技术手段,更是提高运营效率,保障用户体验的基石。饮品企业要可以根据得出的大数据反馈,研究定向化服务,柔性化生产,以前瞻性的精准来应对多变的营销环境。

 (二)创造差异,互动传播,把握营销潮流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互联形态,更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虽然中国的泛饮品行业是传统行业,但依然可以像IT、物流、保险、医疗、零售等行业一样,拥抱互联网。 饮品业的“互联网+”,在充分收集理性分析客户数据之外,更要注重社群经济、粉丝经济,从设计、生产、流通多个环节设计参与感,让客户在互动中为产品代言,让粉丝口碑促进并放大销量。

青春白酒江小白,是以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白酒的典范。2012年,本着“做一款区别于传统白酒”的立意,专门针对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青春小酒江小白诞生。短短三年,即从零起步到年销售额破亿。

与一般的酒水公司不同,江小白有自己具体的形象:黑色头发略长,发型比较韩范,带着黑框眼镜,标准漫画的大众脸型。打扮是白T恤搭配灰色的围巾,外套是英伦风的黑色长款风衣,下身配的是深灰色牛仔裤和棕色休闲鞋……这一Q版卡通形象作为青春小酒的代言人,外形和气质的标识度明显。

除了具象化形象与容易记住的名字,江小白为市场赞许最多的,是它O2O的营销模式。作为一个近乎完全依赖社交媒体造势出来的品牌,江小白选择将品牌传播主阵地放在社区论坛、微博等社会化营销平台上,通过低成本的互动与沟通提升用户忠诚度。

其官方微博除了发布产品和品牌信息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上,展开各种各样的微博互动活动,在短短一年时间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粉丝数超过10万。

对于利用互动性很强的社交媒体,江小白的微博营销显示出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长于文案植入,将有意思的话题与江小白的产品联系在一起。譬如,利用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来自星星的你》里“都叫兽”与张律师PK植物大战僵尸的PS图,植入江小白语录:两双筷子两瓶酒,两两相对好朋友。

其次,对应自己的品牌形象,将微博的运营完全拟人化。在所有的热点事件时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最早的钓鱼岛争端抵制日货,到昆明恐怖主义袭击提醒大家远离恐怖分子。几乎在每一个热点事件发生时,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表态。

最后,组织线下活动来与线上形成互动,以增强粉丝黏性。比如“寻找江小白”,是要求粉丝将在生活中遇到的江小白拍下来,回传至互联网……

线上线下的精准营销,配以运营团队的管控力,使得江小白迅速流行起来,除四川、重庆的酒水市场外,上海、深圳、湖南、河北等地都有江小白的经销商,江小白在天猫、酒仙网等网络商城的销量也非常可观。

客观而言,对于中国泛饮品业数万亿大蛋糕,江小白不过刮掉了薄薄一片奶油,是否能够真正做大尚未可知。但其在新潮流市场下的差异化突破力,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小而美”的饮品企业的生命力,很值得参考和借鉴。

 (三)识别风口,创新模式,成功转型升级

同其他行业一样,“互联网+”也迅速席卷整个饮品行业。“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目前与其他行业比,饮品业和互联网结合度并不高,但增长趋势良好,其潜在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效应不可小觑。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分销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以及中国网购环境的不断成熟,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网购的依赖度不断增强,“互联网+”已成为饮品类企业在新社会形态下的又一风口。饮品企业拥抱“互联网+”,走出企业的转型之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升级。

1.沟通模式的创新。对饮品企业、消费者的关系链接和沟通方式创新,过去饮品企业是将信息通过大众媒体广而告之,现在饮品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手段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企业即内容、产品即媒体。

2.平台思维的升级。主要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化思维对饮品企业经营的升级,比如洋河、泸州老窖、景芝等开放渠道平台导入进口葡萄酒的创新生意增长方式,就是典型的平台化思维。

3.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在“互联网+”形态下,传统饮品企业必须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大融合,以强化品牌传播力,及目标客户粘性。在此方面,中国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杯装奶茶第一品牌香飘飘,均可谓典型。

4.走个性化定制路线。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有利于促进饮品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并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优化效益,助力企业转型。

5.利用粉丝经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粉丝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粉丝的口碑和传播,饮品企业的转型之路一定会一帆风顺。

和初咨询认为:在“互联网+”的风口形态下,传统饮品企业应重视大数据反馈,将运作核心切换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主体,进一步重构并优化市场格局。同时在经营心态上积极而不盲从,成功转型一定会水到渠成。

分享到: